你好!欢迎来到深圳市品慧电子有限公司!
语言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 通用技术 >> 电信企业三网融合机遇与挑战

电信企业三网融合机遇与挑战


机遇与挑战:
  • 将为电信业发展IPTV、手机电视、网络视频等业务带来崭新的契机
  • 视频领域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 电信企业与广电企业的竞争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市场数据:
  • 预测,到2012年我国IPTV市场规模将达到847亿元
  • 预计到2012年我国手机电视市场规模将达到120亿元

国家近日公布了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标志着我国三网融合工作已经正式启动。但三网融合注定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未来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成为摆在电信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专家认为,三网融合将为电信业发展IPTV、手机电视、网络视频等业务带来崭新的契机,为电信企业开启一个新的市场空间。这对传统业务急剧下滑、急需寻找新增点的电信企业来讲,无疑是“雪中送炭”。有咨询机构预测,到2012年我国IPTV市场规模将达到847亿元,用户规模将达6200多万户。而目前我国IPTV所有用户加起来不过400多万户,发展潜力巨大。手机电视也正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预计到2012年我国手机电视市场规模将达到120亿元,而与此相关的产业链包括数据传输、内容制作和维护、运营以及终端等企业都有望得到更大的发展。面对这么一个大的业务市场,以前囿于国务院82号文,电信企业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随着试点的启动,电信企业终于有了施展身手的机会。虽然目前IPTV、手机电视播控权不在电信企业手里,但运营商可以选择节目源进行合作,并可以开发增值电信业务。例如上海电信在IPTV上开发的游戏类服务就广受欢迎,他们不仅与上海文广合作,还联合其他SP,提供丰富多样的产品。特别是手机电视业务,用户和终端都掌握在电信企业手中,完全可以发挥集成分发平台的优势,创造出更多的市场机会。

总之,视频领域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电信企业通过创新,通过开发增值业务以及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进行差异化竞争,就能像奚国华副部长所说的那样实现不断“超越”,做出电信企业的比较优势。同时,借推进三网融合之机,电信企业还可加快光纤入户速度,为开展三网融合业务提供强大的基础设施;加大企业转型步伐,为三网融合提供有力的业务支撑。

毋庸置疑,三网融合是一柄双刃剑,在为电信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一些电信运营商甚至认为,在三网融合试点中电信企业的挑战大于机遇。专家指出,三网融合的本质是业务的双向进入。这次的试点方案虽然实现了双向进入,但却是有限的不太平等的双向进入。有企业形象地说,电信向广电开放的是宽带接入业务和几乎所有的增值电信业务,而得到的只是IPTV传输、手机分发这样的“管道”业务,在整个产业链中,电信企业所得到的商业价值是否能够弥补开放带来的损失,是十分令人忧虑的。由于广电牢牢把握着播控平台,电信企业与广电企业的竞争就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如果他们再冠以中国特色的“内容监管”,电信企业将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更让企业担心的是,试点方案规定电信开展IPTV、手机电视业务需要与广电机构的播控平台进行对接,但广电什么时候能够建立起这个平台?如果他们一直建不起来,电信企业就只能无奈地干等?

另外,一些电信企业也表示,广电是地方企业,将更多地得到地方政府、宣传部门的“关照”。比如,某些地方已经在借改造数字电视之机,拆掉电信企业的宽带,在驻地网建设上有可能造成新的垄断,然而通信监管部门却无法监管。而且,在目前的三网融合地方协调机构中通信管理局的地位很微妙,电信企业开展三网融合业务之难、成本之高是显而易见的。

三网融合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跨行业跨专业的整合,为产业的发展和衍生业务形态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与潜在的市场空间。目前,技术业务的融合已经形成,但真正制约其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并没有完全消除,这是未来三网融合之路的最大挑战。其他诸如商业模式的挑战、技术标准的挑战、网络安全的挑战等,这些“拦路虎”哪一个都不容小觑。

但是,电信企业也清醒地认识到,既然三网融合是历史的潮流,早进入比晚进入好,早迎接挑战比晚迎接挑战好;既然是试点,就允许各种模式、两家企业“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电信企业关键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自己的融合模式搞好。既要看到挑战,又要坚定信心。还是应了那句老话,谁笑到最后谁才能笑得最好! 关键字:三网融合 电信 广电 IPTV 手机电视 网络视频  本文链接:http://www.cntronics.com/public/art/artinfo/id/80006947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发评论送积分,参与就有奖励!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深圳市品慧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