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深圳市品慧电子有限公司!
语言
当前位置:品慧电子 >> 搜索 >> 与“微塑料”相关的内容

[传感技术]微纳米机器人,能对抗微塑料的危机吗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这一概念是在2004年,由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家RichardThompson教授正式提出的。自此以后,无处不在微塑料开始被科学家们不断发现:深海中;北极雪和南极冰中;贝类、盐罐、饮用水和啤酒中;飘在空中,又或随着雨水飘落在高山和城市中。对微塑料的研究,最早集中在研究个人护理用品中发现的塑料微粒、在压模成产品之前逸出的原始塑料颗粒,以及废弃瓶子和其他大型塑料废弃物中慢慢释放出的塑料碎片。而所有这些微塑料都会被冲入河流与海洋中。当前,微塑料已经进

[传感技术]中科院城市环境所等构建水库微塑料数据一体化路径

  【化工仪器网 项目成果】微塑料通常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与“白色污染”塑料相比,微塑料的危害体现在其颗粒直径微小上。在富集作用下,微塑料会经由鱼类、贝类等食物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危害。?  环境微塑料污染是环境科学、生态学和毒理学等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研究主题。每个学科以环境微塑料为主题的科学数据和学术成果均在快速积累,使得该主题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迎来了“淘金”时代。然而,国家之间、学科之间、领域之间甚至领域内部,由出版语言不同和方法学差异等诸多方面形成的数据壁

[传感技术]安捷伦推出用于微塑料分析的增强型激光红外成像系统

  【仪表网 仪表新品】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近日宣布,公司推出增强型 8700 LDIR 激光红外成像系统。该系统针对环境样品中的微塑料分析实施了进一步优化。这一新改进的系统方案包还包含了 Clarity 1.5 软件,这一重大升级可加快分析速度,增强光谱采集、转换和谱库匹配,并提供自动化工作流程,可直接分析滤膜上的微塑料。重新设计的创新样品支架能够更轻松地将滤膜上的样品递送至仪器,并且操作更加一致。?  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微塑料成为全球日益关注的问题,这也促使政府更加重视微塑料污染,与此同时,

[传感技术]微塑料“入侵”人体? 浅谈微塑料的现状与防治

  【仪器网 时事聚焦】 2018年,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彭晓彤团队在全球海洋的最深区域马里亚纳海沟底层海水和沉积物中发现了较高含量的微塑料。2020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伊莫金·纳珀团队首次在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上发现微塑料。?  谁也不曾想到,从塑料被发明到如今短短的117年间,它会以微塑料这种几乎不可见的形态,“入侵”上至珠穆朗玛峰下至马里亚纳海沟的生态环境的各个角落。?  微塑料的现状?  “微塑料”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是在2004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汤普森等人在《科学》发表

[传感技术]南极雪样惊现微塑料!新污染物治理拉开序幕!

据今日央视网报道,科研人员从南极洲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沿线的不同地点采集了19个雪样本,在每个样本中都发现了微塑料,这可能意味着塑料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加速,即便是被科研人员称为地球上“最干净”的地方——南极洲也无法幸免。科学家曾在该地区的深海沉积物、海洋和地表水中发现过微塑料,但在雪样中发现微塑料尚属首次。渐入人心的“微塑料”微塑料(Microplastics, MPs)是指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碎片,被认为是一类新污染物。微塑料这一概念早在2004年由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理查德·汤普森(Richard Tho

[传感技术]微塑料“入侵”人体? 浅谈微塑料的现状与防治

  【仪器网 时事聚焦】 2018年,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彭晓彤团队在全球海洋的最深区域马里亚纳海沟底层海水和沉积物中发现了较高含量的微塑料。2020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伊莫金·纳珀团队首次在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上发现微塑料。?  谁也不曾想到,从塑料被发明到如今短短的117年间,它会以微塑料这种几乎不可见的形态,“入侵”上至珠穆朗玛峰下至马里亚纳海沟的生态环境的各个角落。?  微塑料的现状?  “微塑料”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是在2004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汤普森等人在《科学》发表

[传感技术]新研究发现鸡蛋可以去除海水中的盐分和微塑料

普林斯顿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蛋清可用于廉价地去除海水中的盐分和微塑料。科学家们使用这种食物物质制造了一种气凝胶,这是一种轻质多孔材料,可用于多种应用,包括水过滤、能量储存以及隔音和隔热。蛋清由几乎纯蛋白质组成。当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冷冻干燥并加热到 900 摄氏度时,它们会形成一种相互连接的碳纤维链和石墨烯片结构。研究人员发现,由此产生的材料可以去除海水中的盐分和微塑料,效率高达 99%。现在,研究人员专注于改进制造工艺,以便更大规模地用于水净化。活性炭是用于水净化的最便宜的材料之一

[传感技术]鲸鱼每天摄入多达千万件微塑料

据《自然·通讯》发表的一项模拟研究估计,加利福尼亚海岸附近的滤食性鲸每天摄入最多1000万件微塑料。这一结果表明,须鲸可能是所有生物中摄入塑料最多的生物,而且微塑料对这些鲸的威胁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大。须鲸——包括蓝鲸、座头鲸和长须鲸,摄食微塑料的风险可能尤其高,原因在于它们的滤食行为、巨大的捕食量以及与受污染区域重叠的生境(如加利福尼亚海流)。不过,对它们日常塑料摄入的数据一直缺乏。鉴于此,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在内的联合团队将加利福尼亚海流的微塑料数据与191头戴标记的蓝鲸、长须鲸、座

[传感技术]43.6公斤的塑料“加餐” 微塑料污染正在影响生态

  ?蓝鲸是目前已知的体型最大的哺乳动物,成年的蓝鲸平均长度可以达到25米,体重相当于2000到3000人体重的总和。那么你知道这么巨大的动物,一天的饮食需求有多大吗?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一头蓝鲸每天消耗2到5吨食物。不过实际情况可能远大于这个数字,美国斯坦福大学牵头的一项研究发现,处于进食期的蓝鲸,平均每天进食量甚至可以达到16吨。蓝鲸可以说是海洋中当之无愧的大胃王。但如今,蓝鲸的饮食正在遭受着破坏。?  由于进食方式以及生理结构的特殊性,蓝鲸的食物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主食磷虾。但在塑料污染的

[传感技术]城市空气中的微塑料,相当于300万个塑料瓶

新西兰一项研究发现,每年有74吨微塑料从空气中沉降到奥克兰,相当于300多万个塑料瓶从天而降。这些空气中的微塑料,可能成为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微塑料这一概念由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Richard Thompson提出,后来定义为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如今,新西兰研究人员借助复杂的化学方法,发现和分析了城市中直径小至0.01毫米的微塑料颗粒,并首次测算了城市空气中微塑料的总质量。相关论文12月2日发表于《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人员通过在校园屋顶、住宅花园的容器来收集空气中的微塑料。由于微塑料肉眼不可见,

[传感技术]中国科学家在母乳中发现微塑料

据solidot刊文,复旦大学研究人员在《总体环境科学》和《环境科学与技术》上分别发表最新研究称,微塑料(MPs)在胎盘、胎粪、婴儿粪便、母乳和婴儿配方奶中广泛存在,饮水和使用磨砂的洁面膏或牙膏可能是孕妇的潜在接触来源。母乳喂养、奶瓶及塑料玩具的使用可能是哺乳期婴儿的潜在接触来源。MPs 暴露可能会对胎盘和胎粪微生物群落造成不良影响。微塑料可能载带有多种化学污染物和生物性污染物,比如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的化学增塑剂、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致病菌和耐药基因。它们可能随同微塑料进入人体,并

[传感技术]海底沉积微塑料廿年增两倍

在过去20年中,沉积在海底的微塑料总量增加了两倍,其数量与塑料产品的消费类型和数量相对应。这是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和丹麦奥尔堡大学建筑环境系开展的一项研究的主要结论,该研究首次高分辨率重建了地中海西北部沉积物造成的微塑料污染。尽管海底被认为是漂浮在海面上的微塑料的最终沉淀池,但这种污染源在海底的历史演变,特别是较小的微塑料在海底的封存和埋藏率,尚不清楚。近日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上的这项新研究表明,微塑料在海洋沉积物中保持不变,这些微塑料的质量模拟了1965年

[传感技术]微塑料对红树林沉积物硫循环的影响研究取得进展

微塑料(粒径小于 5 mm的塑料)是一类在海岸带环境中广泛分布的新污染物,对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红树林湿地是海岸带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约占全球海岸线的60-75%。受陆地和海洋活动的影响,红树林湿地已成为微塑料重要的汇。红树林湿地微生物丰富多样,驱动着湿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提高湿地固碳储碳、净化环境污染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湿地沉积物环境富含有机质、硫酸盐和硫化物,硫循环微生物十分活跃,是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主要驱动者。然而,微塑料污染对

[传感技术]天津启动新污染物治理,985高校齐助阵微塑料检测!

随着《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的发布,各省关于新污染治理的行动方案也相继公布。近日,天津市发布了《天津市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启动新污染物治理,并制定了16项重点任务。据悉,天津将建立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制度,开展天津市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2025年底前,初步建立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体系。同时,启动全市新污染物筛选及“一品一策”管控行动;启动天津近岸海域微塑料监测行动,开展以渤海近岸海域典型区域为试点的微塑料监测。此外,方案指出,天津鼓励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国家和

[传感技术]应对快时尚世界环保难题新涂层大幅减少洗衣造成的微塑料污染

目前世界上超过三分之二的衣服是由合成织物制成的。这些由尼龙、聚酯、腈纶和人造丝等合成纤维制成的衣服在洗衣机中洗涤时,摩擦导致长度小于500微米的微塑料纤维断裂,并沿着洗衣机排水管进入下水道。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工程研究团队此次设计了一种解决方案,可以减少洗涤合成衣服脱落的微塑料纤维的数量。研究发表于近期《自然·可持续性》杂志。微塑料一旦最终进入海洋、淡水湖泊和河流,就需要数十年乃至更长时间才能完全分解。这些碎片在水体中的积累会威胁到海洋生物,它还可以通过食物和自来水中的存在而成为人类

[传感技术]葛利云教授团队:用餐/饮水是人类摄入大气沉积微塑料的途径之一

微塑料(MPs)带来的人类健康风险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对人类接触途径和强度知之甚少。此前,人们发现这些塑料微颗粒只会积聚在废水、河流和海洋中。2020年6月12日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首席研究员、环境科学家贾尼斯·布拉尼(Janice Brahney)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报道中表明,这些塑料污染物遍布美国西部11个国家公园和野生保护地区,其中包括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落基山国家公园,而尤以落基山国家公园的数量最多,预计这种塑料微颗粒会在世界各地发现。这样表明塑料已经无处不在,它能进入大气循环、伴随降雨

[传感技术]上海印发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 涉及抗生素、微塑料等

  【化工仪器网 时事热点】新污染物是指已经排放或可能排放到环境的,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的有毒有害污染物,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是新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我国在产在用的化学物质有数万种,每年还新增上千种新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在生产、加工使用、消费、废弃处置的过程中都可能进入环境介质中,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新污染物治理是我国现阶段生态环境保护新的重点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开展新污染物治理”。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污

[传感技术]微塑料和敌草隆对硅藻的毒性效应研究迎新进展

近日,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贺斌团队对微塑料和敌草隆对淡水及海洋硅藻的毒性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微塑料和敌草隆对淡水硅藻的单一和联合毒性均高于海洋硅藻。相关成果发表于《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该研究通过开展微宇宙实验,分析了微塑料和敌草隆对两种硅藻的单一及联合毒性。结果发现,两种硅藻的生长均受到微塑料和敌草隆的单独、联合毒性显著影响。研究显示,单一微塑料暴露对硅藻产生物理损伤,而单一敌草隆暴露诱导硅藻发生氧化应激反应;微塑料和敌草隆的联

[传感技术]MIT研究人员开发基于蚕丝的可生物降解胶囊 旨在取代微塑料

研究不断表明,地球上很少有地方没有受到微塑料污染的影响。从北极到南极,从珠穆朗玛峰顶到最深的海沟,这些微小的碎片已经在海洋、河流、农田、冰雪中被发现。它们已经在活的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鱼、海龟、海豹、鸟类、小型陆地哺乳动物、牲畜和人类身上被检测到,并与越来越多的健康问题有关。这些微塑料大多是在较大的塑料产品在环境中分解时形成的,但似乎问题还不够严重,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在把微塑料颗粒添加到其他产品中。它们出现在洗衣粉、化妆品、牙膏、洗发

[传感技术]科学家在农场动物的肉、奶和血液中发现微塑料

早在 3 月,?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发现微塑料已进入人体血液。?研究人员评估了 22 名匿名、健康和成年献血者的血液样本,发现 17 人体内有塑料颗粒。?牲畜肉、奶和血液中的微塑料现在,同一组科学家在农场动物的肉、奶和血液中发现了微塑料,这可能解释了这些材料是如何进入我们体内的。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颗粒可能会在身体周围游走并停留在器官中。这项研究是由塑料汤基金会委托进行的,该基金会在周五报告了调查结果,发现?科学家测试的近 80% 的肉类和奶制品含有微塑料。该研究分析了 12 个牛血样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