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深圳市品慧电子有限公司!
语言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 传感技术 >> 科普:温度计究竟是如何掌握气温变化的?

科普:温度计究竟是如何掌握气温变化的?


  前两天还热的发闷,立夏当天却阴雨连绵,冷风阵阵,尽管五一假期已经过去,但是相信不少人对小长假期间的气温波动记忆犹新,小编身边更是有不少人用“鬼天气”来评价前几年的气象变化。但是客观地来说,即便是如此飘忽不定的气温波动,如今的我们依旧可以借助天气预报提前预知,并有所准备。而这一切,都要感谢温度计的诞生与发展。

  即使到了今天,温度计的历史依旧是中小学科学课本中重要的知识点。温度计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593年,最早的温度计是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的,并在随后的历史长流中不断改进,最终发展到如今可以即时准确测量温度状况、记录温度变化规律的温度计。

  温度计的技术与发展

  在很长一段时间,温度计的工作都离不开一个简单的物理现象——热胀冷缩,甚至客观的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温度计的发展都是围绕内部填充物来做文章的。其中缘由也很简单,因为热胀冷缩本身就是物体对于温度变化产生感应的一种自然现象,而温度计所做的便是将这种变化放大到人肉眼可以感受到的程度。同样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如今的半导体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等,尽管很大一部分已经摆脱了热胀冷缩的原理,但本质依旧是利用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

  传统的液体温度计存在两个较大的问题,其一是安全性,这和液体温度计尤其是水银温度计的材料有直接关系,而关于水银的安全问题,我想不用多说大家也清楚;其二就是适用性问题,液体温度计普遍存在不耐寒的特点,而这也使得这类温度计在一些地区无法准确的显示温度。

  而包括半导体温度计在内,现在常见的温度计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利用电学原理来工作的。例如半导体温度计。得力于半导体材料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或者研究出了一些随温度变化,电阻变化明显的半导体材料,而将这种材料设计到电路中之后,便可以通过测量因电阻变化而产生变化的电流大小,来测定温度,并且,这类温度计的精度往往也更高。当然,这类温度计与传统液体温度计比也存在明显的缺点——需要用电,在电压不稳定或者无法正常供电的场合便无法发挥作用了。

  古代人们的智慧 了不起的测温仪器

  节气是我国古代人们对气候变化规律有所掌握的直接证明,那是不是说在温度计出现、引入中国之前,中国人已经拥有掌握温度的技巧了呢?或许真是如此。尽管无法和温度计的测量精度做对比,但是中国古代已经有了测量温度的方式——“冰瓶”。但是客观地说,冰瓶所能做到的,也仅仅是“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因此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仪器。也正因如此,从侧面展示了测温仪器的诞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发评论送积分,参与就有奖励!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深圳市品慧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