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深圳市品慧电子有限公司!
语言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 电源管理 >> 国内太阳能电池制造业遭遇“阴雨天”

国内太阳能电池制造业遭遇“阴雨天”


机遇与挑战:
  • 国内太阳能电池企业近来连续受欧洲市场影响
  • 原因是过于依赖欧洲市场
  • 不少企业从上游到下游融合太阳能产业链
  • 从而控制成本、保证需求
市场数据:
  • 2009年国内太阳能电池产能约为240万千瓦
  • 95%的产能出口 

南非世界杯,让很多人认识了“中国英利”——来自河北的一家太阳能电池制造商。然而,在享受足球盛宴的同时,包括英利在内的国内主要太阳能电池制造商正遭遇少有的“阴雨天”。

由于95%以上的产能出口,且过于倚重欧洲市场,国内太阳能电池企业近几个月来连续受到多个利空因素干扰:欧洲债务危机、欧元急跌、欧洲削减太阳能补贴等。

这一连串不利因素表明国内太阳能电池制造商既有近忧,还有远虑。不过,善于应变的国内企业正在试图从成本和需求两端控制经营风险。

国内太阳能电池制造业具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以“国内速度”高速发展,全球占有率由2003年的1%飙升至2009年的30%,涌现出尚德、英利、天合光能等电池制造商。

二是过于依赖欧洲市场。2009年,国内太阳能电池产能约为240万千瓦,但国内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仅为12万千瓦,95%的产能出口,其中欧洲是最重要的市场。

过去数年,欧洲一直是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重心。2009年,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和捷克的新增装机容量超过420万千瓦,占全球60%上。

从年初开始,希腊、西班牙等欧元区国家暴发债务危机,欧元汇率急转直下,欧元兑美元汇率下跌超过12%,国内太阳能电池厂商损失严重。

无锡尚德是世界第二大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其产品68%出口欧洲。尚德在6月初的一份业绩报告中说,欧元汇率下跌给公司造成的损失约2450万美元,而且第二季度损失可能继续扩大。

里昂证券新能源分析师查尔斯·永特说,国内太阳能企业销售市场主要在欧洲,且多以欧元结算,因此欧元贬值造成的冲击比较明显。永特表示,由于人民币升值属于预料之中,冲击相对较小。

不过永特认为,国内企业占据全球太阳能电池市场主导地位,即便欧元兑美元的汇率下跌至1比1,国内企业仍比欧洲企业具有优势。

建银国际新能源分析师徐欣彤表示,欧元贬值会导致企业利润下降,但更让人担心的是,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传统利用太阳能强国的经济前景。一旦政府减少对太阳能的补贴,市场对电池的需求可能持续走软。

今年以来,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国德国已数次宣布,拟从7月1日起把对太阳能并网电价的补贴削减15%-16%,引起市场强烈反应。西班牙也计划削减对电价补贴。

徐欣彤表示,2008年前后国内太阳能电池厂商受尽多晶硅价格剧烈波动之苦,近一年多以来,国内太阳能电池制造业出现一个明显趋势,即不少企业积极寻求通过并购或战略合作,从上游到下游融合太阳能产业链,从而达到控制成本、保证需求的目的。

最新的例子是港交所上市公司铂阳太阳能与民营电力企业汉能的战略合作。铂阳与汉能本月中旬在港宣布,汉能将斥资25.5亿美元从铂阳购买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设备,并认购49亿多股的铂阳股票,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汉能高级副总裁代明芳说,汉能将在未来三年在广东、四川和黑龙江分别投资200亿元人民币,建立三个生产基地,利用铂阳的设备生产薄膜电池,供应汉能自己的太阳能发电站。

代明芳说,三年后汉能的薄膜电池产能将超过200万千瓦,而目前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美国第一太阳能去年的产能约为100万千瓦。

铂阳执行董事彭立斌认为,三年后国内太阳能发电的每度成本将接近0.8元,意味着国内太阳能发电将迎来爆炸式增长,并很快完成国家设定的、2020年太阳能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的目标。由此,还会大大降低电池制造企业过度依赖出口的风险。

查尔斯·永特也认同每度成本0.8元的临界点说法。“若能达到0.8元,太阳能可以对最便宜的海上风电构成竞争。我们预,要达到每度成本0.8元的目标,太阳能电池的价格必须比目前下降30%-35%,而这只能在2012年后才会实现。”他说。

徐欣彤也认为,发电成本过高是阻碍国内太阳能发电发展的最大瓶颈,通过技术创新、成本控制来降低电池价格,国内厂商仍然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实现。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发评论送积分,参与就有奖励!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深圳市品慧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