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两个不矛盾的。你要真正做好企业,就要研究学问;要真正做好学问,也需要实践。
第二,我觉得你这个人的性格,可能做这两个就挺好的。没必要抛弃学问去做企业,抛弃了也未必做得好;彻底去做学问,估计你兴趣可能也不大。两头跨跨挺好的,每个人有自己的命,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方式方法,没必要一定全身心投入什么的,只要自己觉得快乐。
如果你想全心投入,那就投入一次;不想投入就不投入呗。关键是要让自己觉得舒服、安心,不后悔。
你提到想赚钱买房,这跟做企业其实没有因果关系。因为你现在就算放弃学问去赚钱买房,未必买得起房子。
关键是要问你自己三个问题,我也是这么问我自己的:我有什么,想要什么,放弃什么?什么都想拿就麻烦了。你要房子,要学问,还是做企业的快乐?什么是你愿意放弃的?
其他网友的答复:
您好,这个问题应该这样看的:
以前做学问的人看不起做生意的人,认为做生意的人都是奸商,天下无商不奸;做生意的人看不起做学问的人,称之为酸秀才。所以这两者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但是清朝时候,有个儒商,叫胡雪岩,一个很好的商人,他可以成功,既得益于清朝的朝廷,自己的官职,也还有他的诚信。他曾经用银两支持过杨乃武的姐姐去上京打官司,(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估计大家都听过,那是十大冤案之一)
儒商,就是把做学问与经商统一起来。
我觉得中国目前的社会就很需要这样的人才。如果中国的经济很发达,但是中国的文化却很落后,那么这样的经济是很快会消失的,就想一座没有地基的高楼一样。
但是如果中国的文化很进步,但是经济却很落后,那就相当于大家生活与原始社会一样,这样子也是我们大家所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这两者的结合。做学问的人去经商,这个并不是一件让人觉得羞耻的事情。
比亚迪的总裁王传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之前也是在北京的一所大学做教授的,之后就下海经商了,没有王传福,就没有今天的比亚迪。
所以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关键,无论是做人还是做生意,诚信为本。
我认为二者并不冲突,可以相得益彰。新东方的俞敏洪,也是教授,现在是个了不起的商人,关键是你给自己做个定位:
1.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或者叫人生方向。三十而立,四十部惑。一定要做好抉择。
2.分析自己有什么资源。就是自己有什么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智力的、金钱的、商业的等等。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不管做什么你都可以成功。
3.既然你想下海,说明你基本决定这样做了,要不然不会接一些下单。我不知道你是因为这些小单你不安于做学问,还是你判断未来有更大的市场诱惑。我认为你可以找一个行业专业人士帮你参谋一下。
4.二者要选择一个比较好,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很成功。当断不断会浪费自己的时间的。
以上是我的个人意见,仅供参考。